2020年3月30日 星期一

[ 心得 ] 《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.9%的工作難題》


起初先是被這本書名吸引,再看到書封文案:「超過三萬小時刻意練習練就的簡報心法,敏捷思維與系統思考的超強簡報技術,首度公開!」心裏不免懷疑:真的有這麼神奇嗎?


剛好前陣子答應別的部門主管,要和同事分享簡報製作的技巧經驗談,在好奇心驅動之下,於是便一腳踏入鑽研,未料才翻了幾頁,連便條紙都拿出來準備標記重點,因此同步將此本書的幾個關鍵,加入命名為「人人都要有的簡報力」的ppt裡。



開門見山的第一點,劉奕酉老師直言不諱:「簡報不能解決問題,就是在製造問題!」不禁讓我點頭如搗蒜,回顧自己職涯階段,做過數不清的簡報,如果打從一開始便沒弄懂做簡報的目標,其實很容易落入做白工的枉然。簡報是資訊經過消化後,透過視覺排版的溝通工具,最終目的在於「解決問題」,而這也分為三種層次:




在職場上,最常看見的是一份簡報打天下,同一件事情但面對不同的客戶、不同的主管,很多人將同一份簡報錯誤運用在每個對象。製作簡報,最重要的一點,來自於換位思考,你要先想清楚為何而戰?想要達成什麼共識?否則就會死得不明不白。


首先,你必須先從受眾體驗開始檢視:






當你意識到「對誰說話」是很重要的時候,自然也就能學著揣摩對方希望聽到的重點會是什麼,而不是將簡報做成流水帳,在報告的當下又自怨自艾台下聽眾根本不當一回事。重視每個上台簡報的表現,往往可能會是日後有晉升的機會。




我在做簡報的過程當中,蒐集完資料後,接著會列出架構、甚至是沙盤推演要怎麼”說“這份簡報,學著去蕪存菁將雜訊去除,簡報不留贅字,只放希望對方最終留下的印象詞彙。也會盡可能將繁雜的資料轉譯成量化的資訊,搭配易於理解的圖示,別讓聽眾在你的簡報裡迷路,若要自己從裡頭找答案,只會浪費更多的溝通成本。




在此本書裡,老師十分有系統的把簡報製作會遇到的情況,都拆解成模組化,幾乎任何簡報都能用邏輯框架完成,並且可以用設計範本健檢內容的層次,甚至連視覺風格、字型配色的選擇都有詳盡的介紹。


一方面重新檢視自己過去做簡報的盲點,另外一方面消化後和同事分享又達到反芻之效,希望來日能讓自己的簡報能力再精進,成為帶得走的實戰力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