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認識故事教練歐陽立中,是在93巷人文空間舉辦的「行動閱讀沙龍」,那時好友描述歐陽老師演講絕無冷場,加上此場活動為《這一生,你想留下什麼》的導讀,覺得頗有意思便報名了。
「職場價值=能力-溝通成本」這是我第一個很深刻的印象,在職場本來就是需要團隊合作,如果無法將自己所想的表述清楚,縱然能力再好,對於同事而言的職場價值便會下降。另外一部分令我大開眼界的是,歐陽老師透過分組競賽的方式,讓我們去競標什麼是你認為重要的領導能力,「遺澤」是我沒想過的一個名詞,它的深遠意涵即為遺留給後世的恩惠德澤,呼應了「這一生,你想留下什麼?」的主題。
去年年底,看見了另外一場「用故事打造你的個人品牌」的演講,以《故事學》為基底,衝著歐陽老師的名號,自然是不可錯過了。
70%的人輸在自我行銷
「凡事不是隨緣,而是想辦法結緣。」個人品牌,就像是在別人心中留下的巧思,要如何在茫茫人海中,建立起大家對你的第一印象呢?歐陽老師提供的妙招,先將自己的名字拆解、用諧音的方式,創造故事畫面,最好還能和個人特質有所連結。
絕大多數人在自我介紹的時候,除了姓名之外,再來就是會講出自己現在的工作,不免有些乏然無味,若要喚起他人的好奇心,則可利用「標籤法」創造情境,透過動詞、名詞的跨界混搭,例如「行銷」就可以包裝成「故事魔法師」的意象,換個說法便可讓人耳目一新,也成功搭起聊天的橋樑。
80%的人輸在不會用故事溝通
說到最會擅長說故事的品牌,你會想到什麼?也許可能是Apple的賈伯斯吧!他當年對百事可樂執行長約翰‧斯卡利是這麼說的:「你是想一輩子賣汽水,還是跟著我一起改變世界?」營造故事氛圍就是說服他人的利器。
「信念法」找出一件你深信不疑的想法,然後列出來:
(A) Activity Event 遭遇事件:什麼樣的事情讓你印象深刻,並且深受影響?
(B) Belief 形成事件:導致你所堅持的想法或習慣是什麼?
(C) Consequence 現在結果:過去的你,造就現在的自己,因果是什麼?
接著,在說故事的時候,可以自由運用ABC的排列組合,「C-A-B」(結果-事件-信念)
或「B-A-C」(信念-事件-結果),好的故事往往就藏在信念裡。
90%的人輸在不知善用故事行銷
故事的精密工程:目標 —— 阻礙 —— 突圍 —— 挫敗 —— 轉折 —— 結局
歐陽老師在演講的過程,聊到電影《三個傻瓜》的橋段,教授問學生:「誰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太空人?」學生不費吹灰之力回答:「阿姆斯壯!」但當教授緊接著問:「那個誰是第二個?」
不僅是電影裡的學生一片靜默,當天在台下聽講的我們也是面面相覷,沒有人知道答案。人生要嘛就當第一名出類拔萃,第二名多年後就是無名小卒了;然而真的是這樣嗎?
歐陽老師接著分享自己求學過程遭遇到的挫折,從小學練演說、國中玩相聲、到高中打辯論,常常屢戰屢敗,直到中廣演說家擂台賽,他以「做第二個登月的太空人」為題,把過去失利的種種,化作豐富的表達經驗,乃至於教師甄試考試順利,並且在演講的最後,他揭露了第二個登月的太空人,他的名字是巴斯 ·艾德林。
如果看到這裡還是黑人問號,那就表示歐陽老師預留的「懸念」奏效了,因為你一定知道《玩具總動員》吧?他就是巴斯光年的角色原型呀!(恍然大悟貌)
「人生是一連串選擇的總和,沒有白走的路。」把握每一次可以提升心佔率的自我行銷,用少但是更好的故事溝通,才會讓別人留下深刻印象。
就像那天歐陽老師簽書所落下的文字:「活出故事!」機會不是留給準備好的人,而是主動出擊的人,所以先搶機會,再努力學會;而我還在努力學習的道路上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